logo IPPC
      FAQ            登录

非洲南部草地贪夜蛾大暴发: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的新发现有害生物问题

Posted on Tue, 28 Feb 2017, 14:02

Responsive image

照片来源:B.R. Wiseman – USDA/ARF,美国 蒂夫顿

据粮农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报告,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首次在非洲南部暴发为害,造成了该区域若干国家的作物损失。该有害生物主要为害玉米和棉花。根据粮农组织南部非洲分区域协调员David Phiri提供的信息,“初步报告表明该区域若干国家可能存在(此有害生物)”,但目前尚未形成正式报告。

正如粮农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报告所述,草地贪夜蛾是一种源自美洲的相对较新的有害生物,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首次报道了其在非洲大陆的发生情况。已知在现有的条件下,该害虫可造成大量作物高达73%的损失,并且难以使用单一类型的农药进行控制,特别是在末龄幼虫发育阶段。近期,法新社(AFP)、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国际通讯社也对该有害生物对非洲粮食安全的潜在破坏性影响进行了报道。

据粮农组织报告,2017年2月14-16日,粮农组织与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中部及南部非洲松红翅蝗国际防治组织(IRLCO-CSA)合作,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召开了主要利益相关方紧急区域会议。哈拉雷会议就加强对包括草地贪夜蛾在内的跨界作物病虫害和家畜疾病的监测、准备和应急协调展开了讨论。会议还讨论了防控战略和措施,并提供了一个交流宝贵经验和教训的平台。

这一检疫性有害生物在非洲南部的严重暴发及其对该区域粮食安全的潜在严重影响表明,必须提高公众有关植物健康对粮食安全和减轻贫困影响的认识。同时也表明了国际合作在应对新发现或紧急植物检疫问题上的重要性。国际植物保护公约作为唯一致力于管理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并防止其国际传播(特别是引入濒危地区)的国际公约,是为这类问题提供协助的理想选择。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秘书处将与非洲区域植物保护组织(RPPO)和该区域的相关国家植物保护机构(NPPO)合作,在有充足资金的前提下共同应对这一限定性有害生物。国家植物保护机构应帮助公众和政治决策者,使其认识到植物有害生物的危险以及高效的植物检疫系统的益处。

Share this news

Subscribe

  • Don't miss the latest News

    If you have already an IPP account LOGIN to subscribe.

    If you don't have an IPP account first REGISTER to subscribe.

Subscribe to the IPPC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