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Tue, 03 Jun 2025, 13:17
一名津巴布韦女农正在播种 © 粮农组织/Desmond Kwande
津巴布韦当前正升级其检疫体系,建设新的边境站点和检疫程序。随着非洲近期发现的新型植物有害生物对该国农业构成重大风险,这些措施势在必行。
尤其是2024年在邻国南非发现了戈斯氏枯萎病,这引发了津巴布韦方面的担忧。该国目前正与各大发展伙伴和进口商协同采购试剂,以对必须接受检疫的进口植物及植物产品进行化学分析。
戈斯氏枯萎病——其学名为Clavibacter nebraskensis——是一种主要危害玉米和部分禾本科植物的病原体,会导致受灾植物叶片严重枯萎、系统性侵染和植株矮化,最终造成减产。此前,该病原体仅存在于北美洲,被视为北美最具破坏性的玉米病害之一。
津巴布韦在近期于罗马召开的会议上介绍了其检疫升级计划。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下称“COMESA”)地区11个国家的官员在会上分享了各自国家的未来规划,以确保国际市场对其出口植物和植物产品的安全具备信心。
上述国家基于历时数月完成的植物检疫能力评估(下称“PCE评估”)制定规划方案,该评估在国际植物保护公约(下称“IPPC”)秘书处的指导下进行,旨在识别各国生物安全体系存在的漏洞。
在罗马会议上展示的各项规划方案中,当属津巴布韦的最为完善。津土地、农业、渔业、水资源和农村发展部研究发展专家Louisa Makumbe表示,该国计划在其边境检疫升级工作的框架下,修缮并新建该国的入境后检疫设施
“其中一处设施位于贝特布里奇,目前正在建设当中,该选址是南非出口货物的重要通道。”Louisa Makumbe在粮农组织罗马总部最近召开的一次非洲植物健康政策协调会议上如是表示。
她说,津巴布韦还对其他植物病虫害表示关切,包括玉米褪绿斑驳病毒和柑橘黑斑病,并计划对津巴布韦与赞比亚、博茨瓦纳交界处的设施进行翻新。
为增强植物检疫能力,津巴布韦目前正与粮农组织合作,起草并颁布新的植物健康法规,各利益攸关方届时将加入相关工作,并参加后续举行的审批研讨会。
与此同时,津植物保护当局当前正就监测、诊断和机构运作等内容对其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在公共服务委员会的合作下,新增146个岗位,专责植物及植物产品安全贸易。
此外,该国还计划开展植物检疫风险宣传项目,制定数据管理和文件战略规划,购置更多车辆(包括汽车和摩托车),并希望与邻国签署协议,共享港口通道,以便开展联合检疫和监测。
欧盟在“加强食品和植物检疫监管能力与治理”项目框架下出资700万美元,为11个COMESA国家开展PCE评估提供支持。上述项目旨在协助各国识别其进出口体系中存在的漏洞、落实改进措施,并最终促进国际贸易安全。
“植物病虫害对COMESA地区的农业生产力、粮食安全、环境可持续性和贸易效率构成重大挑战。”IPPC秘书处在对上述非洲十一国PCE评估所做的总结中如是指出。
“应对这些风险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经济稳定和生计保护,也关系到粮食安全,尤其是最脆弱国家的粮食安全。”
通过能力建设支持安全贸易
IPPC秘书处近期新发布了一门IPPC在线学习课程——《实现植物及植物产品市场准入》,以为津巴布韦检疫升级这样的持续性举措提供支持。该课程由粮农组织网络学院协作开发,现已在植物健康校园上线。课程介绍了各国如何在尽量减少贸易干扰和防范有害生物传入的前提下,为植物和植物产品出口开拓新的市场。
如欲了解更多关于植物健康校园及此类课程的信息,请点击此处注册参加即将于2025年6月11日举行的网络研讨会。